移動端

您現(xiàn)在的位置:興旺寶>技術首頁>采購指南

氧氣管道禁止使用閘閥

2022
02-26

21:50:02

分享:
230
來源:浙江軒誠閥門有限公司

氧氣管道禁止使用閘閥

一、幾種常見氧氣管道、閥門燃燒爆炸原因分析

 1.管道內的鐵銹、粉塵、焊渣與管道內壁或閥口摩擦產生高溫發(fā)生燃燒:

這種情況與雜質的種類、粒度及氣流速度有關,鐵粉易與氧氣發(fā)生燃燒,且粒度越細,燃點越低;氣速越快,越易發(fā)生燃燒。

2.管道內或閥門存在油脂、橡膠等低燃點的物質,在局部高溫下引燃:

幾種可燃物在氧氣中(常壓下)的燃點:

可燃物名稱       燃點(℃)

潤滑油           273~305

鋼紙墊           304  

 橡膠            130~170

氟橡膠           474  

三氯乙           392

聚四氟乙烯       507

3. 絕熱壓縮產生的高溫使可燃物燃燒:

例如閥前為15MPa,溫度為20℃,閥后為常壓0.1MPa,若將閥門快速打開,閥后氧氣溫度按絕熱壓縮公式計算可達553℃,這已達到或超過某些物質的著火點。

4.高壓純氧中可燃物的燃點降低是氧氣管道閥門燃燒的誘因:

 

氧氣管道和閥門在高壓純氧中,其危險性是非常大的,試驗證明,著火的引爆能與壓力平方成反比,這些對氧氣管道和閥門構成了*的威脅。

 

二、防范措施

1.設計應符合有關法規(guī)、標準規(guī)定:

設計應符合1981年冶金部頒發(fā)的《鋼鐵企業(yè)氧氣管網(wǎng)的若干規(guī)定》,以及《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guī)程》(GB16912-1997)、《氧氣站設計規(guī)范》(GB50030-91)等法規(guī)標準的要求。

(1) 碳素鋼管中氧氣的大流速應符合下表。

碳素鋼管中氧氣的大流速:

工作壓力(MPa)   ≤0.1     0.1~0.6     0.6~1.6     1.6~3.0

流速(m/s)        20         13          10           8

(2)為防止著火,在氧氣閥門后,均應連接一段其長度不少于5倍管徑,且不少于1.5m的銅基合金或不銹鋼的管道。

(3)氧氣管道應盡量少設彎頭和分岔頭,工作壓力高于0.1MPa的氧氣管道彎頭,應采取沖壓成閥型法蘭制作。分岔頭的氣流方向,應與主管氣流方向成45°到60°角。

(4)在對焊凹凸法蘭中,采用紫銅焊絲作O型密封圈,是氧氣用法蘭抗燃性可靠的密封形式。

(5)氧氣管道應有導電的良好裝置,接地電阻應小于10Ω,法蘭間電阻應小于0.03Ω。

(6)車間內主要氧氣管道的末端應加設放散管,以利氧氣管道的吹掃和置換,在較長的氧氣管道進入車間調節(jié)閥前,應設過濾器。

2.安裝注意事項

(1)凡與氧接觸的部位要嚴格脫脂,脫脂后用不含油的干空氣或氮氣吹凈。

(2)焊接應采用氬弧焊或電弧焊。

3.操作注意事項

(1)開關氧氣閥門時應緩慢進行,操作人員應站在閥門的側面,開啟要一次到位。

(2)嚴禁用氧氣吹刷管道或用氧氣試漏、試壓。

(3)實行操作票制度,事先對操作目的、方法、條件作出較詳細的說明和規(guī)定。

(4)直徑大于70mm的手動氧氣閥門,當閥前后壓差縮小到0.3MPa以內時才允許操作。

4.維護保養(yǎng)注意事項

(1)氧氣管道要經常檢查維護,除銹刷漆,每3~5年一次。

(2)管路上的安全閥、壓力表,要定期校驗,1年1次。

(3)完善接地裝置。

(4)動火作業(yè)前,應進行置換,吹掃,吹出氣體中氧含量在18%~23%時為合格。

(5)閥門、法蘭、墊片及管材、管件選用應符合《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guī)程》(GB16912-1997)的有關規(guī)定。

(6)建立技術檔案,操作,檢修,維護人員。

5.其他安全措施

(1)提高施工、檢修及操作人員對安全的重視程度。

(2)提高管理人員的警惕性。

(3)提高科學技術水平。

(4)不斷完善送氧方案。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lián)系郵箱:137230772@qq.com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興旺寶"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興旺寶,轉載請必須注明興旺寶,http://m.dunya.com.cn/。違反者本網(wǎng)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企業(yè)發(fā)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guī)遭投訴的,一律由發(fā)布企業(yè)自行承擔責任,本網(wǎng)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3、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QQ聯(lián)系

咨詢中心
客服幫您輕松解決~

聯(lián)系電話

參展咨詢0571-81020275會議咨詢0571-81020275

建議反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