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的一個產(chǎn)品,而對于如今的手機來說,每天甚至半天充一次電似乎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充電器或者充電寶也成為了許多時候出門需要攜帶的日常用品。在這一背景下,手機充電技術的發(fā)展可以說非常迅速。一方面,隨著type-C接口的普及,快充協(xié)議的出現(xiàn)大幅度縮短了手機的充電時間,甚至不少廠家還提供了定制化的電流、電壓方案,做到了“短充電、長待機”。另一方面,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大部分手機都能夠實現(xiàn)無線充電,甚至這項技術已經(jīng)開始向著電動汽車等領域發(fā)展。
事實上,無線充電的出現(xiàn)以及普及,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對于不少人來說,如今充電,只需要將手機放在充電板上即可。甚至,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共場合開始設置無線充電區(qū)域,不少手機用戶已經(jīng)慢慢地開始擺脫充電線的束縛,更好的享受著手機帶來的便利。但是無線充電卻并非這項技術的終點,或者說無線充電還只是“無線”的一個開始。
無線充電技術源于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細分還可以分為小功率無線充電和大功率無線充電兩種方式。目前手機用的電磁感應無線充電就屬于小功率無線充電技術,而電動汽車主流的諧振式無線充電技術則是大功率無線充電技術的代表。不過,無論是電磁感應還是核磁共振,這種充電技術都有一個問題——充電距離。不少用戶在初此之外使用無線充電時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困擾——花費許多時間才將手機擺放到正確的充電位置。這是因為無線充電對于充電范圍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充電板本身面積不大,那么放置待充電設備的位置要求也會變高。這種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影響并不明顯,但是對于無線電能傳輸來說確實一個很大的弊端,這意味著我們還無法實現(xiàn)遠距離的無線電能傳輸。但就在最近,這種情況出現(xiàn)了轉機。
在最近出版的《光學快訊》雜志中,提到了一項新的無線充電系統(tǒng)。這種新型的無線充電系統(tǒng)以紅外線作為媒介,能夠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將400毫瓦的光功率傳輸30米的距離給傳感器進行充電。而相關研究學者認為,隨著研發(fā)工作推進,這項技術未來很有可能可以用來為移動設備充電,甚至可以發(fā)展到取代工廠中的電線,實現(xiàn)空中無危險供電的程度。
不過,這并非這項技術最大的價值。從技術本事來說,如果無線激光充電系統(tǒng)真的能夠實現(xiàn)“米”級距離上傳輸足夠電能的話,那么未來完全可能作為火災等惡劣環(huán)境或者災害救援、重建過程中,重要的應急供電手段被使用。
當然,目前該技術還沒辦法實現(xiàn)商用,甚至距離實現(xiàn)給手機充電都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相關實驗的成功卻也為無線充電到無線輸電提供了可行的方案。說不定在未來的某一天,無線輸電也會像無線充電那樣成為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項技術被大范圍使用。
原標題:從無線充電到無線輸電要多久 科學實驗給出答案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wǎng)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