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省春玉米大多處于灌漿期,夏玉米處于大喇叭口期。針對本年度氣候情況,提出以下四點后期管理措施。
一、旱情應對措施
1.對有灌溉條件的區(qū)域,要充分利用現有田間水利設施修復,采用滴灌、壟灌、微噴灌等節(jié)水灌溉措施,組織農戶統(tǒng)籌安排及時灌溉,灌溉時要注意避開大風等極端氣象,避免發(fā)生倒伏等現象。
2.對雨養(yǎng)旱作區(qū)域,建議地方農業(yè)、氣象部門積極溝通,采用燃放焰條和發(fā)射增雨火箭,人工增雨,緩解旱情。也還可采用噴施抗旱劑和葉面肥的方式,增強玉米抗旱能力。一但出現有效降雨,一定要抓住機會加強追肥、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
3.在高溫時期,要特別注意玉米的授粉情況,出現授粉不良時要及時采用無人機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
二、澇害應對措施
1.盡快排除積水,降低田間漬害程度。連續(xù)降雨田間積水過多,會導致土壤缺氧、阻礙根系呼吸代謝、吸收養(yǎng)分等活動,甚至導致爛根、爛葉、引發(fā)根腐病、莖腐病等病害,要及時排水,通過挖排水溝、抽水泵抽水等方式及時將田間的積水排走。
2.及時開展中耕松土。通過中耕還可將表層與底層土壤之間的毛細管水通道切斷,在表層土壤中形成疏松的覆蓋層,利于深層水分的快速散失,起到避免漬害發(fā)生的效果。
3.做好倒伏玉米植株的管理。玉米植株在大喇叭口期前發(fā)生漬害倒伏的和在拔節(jié)期后倒伏角度若小于45度的,不需人工扶正即可自行直立;在抽雄散粉階段后出現漬害、倒伏現象的,需進行人工扶正,并在莖基部適量培土,用腳踏實,經過2-3天即可有新的根系長出。
三、中后期病蟲害應對措施
8月份需注意病害流行擴散,建議農戶提前防控,盡早噴施殺螨劑、
殺蟲劑、殺菌劑,配合葉面肥等噴施實現一噴多防和一噴多促,并與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蕓苔素內酯以及葉面肥磷酸二氫鉀等配合使用,達到防蟲治病,增產提質的目標。
1.降雨偏少地區(qū)。重點關注葉螨、雙斑螢葉甲等害蟲的發(fā)生發(fā)展動態(tài),可用噻蟲胺、噻蟲嗪、氯蟲苯甲酰胺等殺蟲劑防治。
2.高溫高濕地區(qū)。重點關注大斑病和莖腐病的流行與發(fā)展,可選用枯草芽孢桿菌、井岡霉素A、苯醚甲環(huán)唑、吡唑醚菌酯、丙環(huán)·嘧菌酯等殺菌劑噴施。
四、其它管理措施
1.增加水肥投入。有滴灌條件的地塊應加大水肥投入,利用水肥一體化設備追施水溶肥或微生物菌肥,無灌溉條件的區(qū)域可采用無人機葉面噴施液態(tài)氮、生物鉀、微量元素和羥基蕓苔素組成的葉面肥套餐,防止后期脫肥早衰,有效調節(jié)玉米生理機能,增強玉米后期抗病性和持綠度。
2.適時晚收。加強培訓宣傳,建議農戶盡量晚收,在不存在莖腐病倒伏和葉片未枯死的前提下,春玉米可在早霜時間再進行收獲,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延長灌漿時間和站桿脫水時間,以獲得更高產量。
3.機收減損。積極組織農機手,開展機收減損技術培訓,
收獲機維修保養(yǎng)調試。積極宣傳新技術新裝備,引導機具以舊換新,提高新裝備應用水平,進一步降低機收損失率。
來源|廳科教處
監(jiān)審|馮耀斌
責編|馮曉君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