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用途
用于對保護類、測量類或TPY類互感器進行自動測試,適用于實驗室也適用于現(xiàn)場檢測。
二.參考標準
GB 1207-2006、GB 1208-2006、GB16847-1997(IEC 60044-1、IEC 60044-6)
三.主要特征
1支持檢測CT和PT(保護類、測量類、TP 類)穩(wěn)態(tài)和瞬時等參數.
2滿足 GB1207、GB1208、GB16847(IEC60044-1、IEC60044-6)等規(guī)程要求.
3采用*的電源技術,勵磁電壓高達30KV.
4無需外接其它輔助設備,機即可完成所有檢測項目.
5測試簡單方便,一鍵完成CT 直阻、勵磁、變比和極性測試,而且除了負荷測試外,CT 其他各項測試都是采用同一種接線方式。
6自帶微型快速打印機、可直接現(xiàn)場打印測試結果.
7采用智能控制器,操作簡單.
8大屏幕液晶,圖形化顯示接口.
9按規(guī)程自動給出(勵磁)拐點值.
10自動給出5%和10%誤差曲線.
11可保存3000組測試資料,掉電后不丟失.
12支持U盤轉存資料,可以通過標準的PC進行讀取,并生成WORD報告.
13小巧輕便<10Kg,非常利于現(xiàn)場測試.
四.主要測試功能:
CT(保護類、計量類) | PT |
• 伏安特性(勵磁特性)曲線 | • 伏安特性(勵磁特性)曲線 |
• 自動給出拐點值 | • 自動給出拐點值 |
• 自動給出5%和10%的誤差曲線 | • 變比測量 |
• 支持六組變比同時測量 | • 極性判斷 |
• 比差測量 | • 比差測量 |
• 角差測量 | • 角差測量 |
• 極性判斷 | • 交流耐壓測試 |
• 一次通流測試(二次回路通道檢查) | • 二次負荷測試 |
• 交流耐壓測試 | • 二次繞組測試 |
• 二次負荷測試 | • 鐵心自動退磁 |
•二次繞組測試 |
|
• 鐵心自動退磁 |
|
項 目 | 參 數 | |
工作電源 | AC220V±10% 、50Hz | |
設備輸出 | 0~220Vrms, 5Arms(20A峰值) | |
勵磁測量精度 | ≤0.5%(0.2%*讀數+0.3%*量程) | |
二次繞組 電阻測量 | 范圍 | 0.1~300Ω |
精度 | ≤1%(0.2%*讀數+0.3%*量程) | |
二次實際 負荷測量 | 范圍 | 5VA~1000VA |
精度 | ≤0.5%(0.2%*讀數+0.3%*量程)±0.1VA | |
相位測量 (角差) | 精度 | ±4min |
分辨率 | 0.01min | |
CT變比測量 | 范圍 | 1-10000 |
精度 | ≤0.05% | |
PT變比測量 | 范圍 | 1-10000 |
精度 | ≤0.5% | |
工作環(huán)境 | 溫度:-10℃ ~ 40℃,濕度:≤90%,海拔高度:≤2000m | |
尺寸、重量 | 尺寸:410mm × 250mm × 300mm , 重量:≤10Kg |
復了供電。若接地現(xiàn)象沒有消失,說明不是末段線路單相接地。在出線開關不停電的情況下,再斷開中段線路大分支開關,的后斷開線路1#分段開關,若接地現(xiàn)象消失,要求對路進行巡查檢查,查出接地點進行處理后,合上1#、2#線路分段開關、分支線開關,全線路恢復了正常供電。因此用這種尋找接地故障點的方法,能節(jié)省巡線查找故障點的時間。尤其在夜間線路發(fā)生接地故障時更為適宜。
3.短路故障的判斷及尋查
(1)實現(xiàn)10kV配網自動化,判斷短路故障段
配網自動化主要功能有:饋線發(fā)生相間短路故障時,能故障報警并根據饋線出線開關,分段開關的饋線終端(FTU)記錄故障前及故障時的主要信息,經計算機系統(tǒng)分析和故障差動功能,判斷出故障區(qū)段和非故障區(qū)段,使故障區(qū)段的分段開關跳閘,實現(xiàn)故障區(qū)段隔離和非故障段恢復供電。這樣,可以根據判斷結果,派員對故障區(qū)段進行看檢查,查出相間短路點,經處理后,對故障區(qū)段線路恢復供電。
(3)利用繼電保護裝置判斷短路故障區(qū)段
在未實現(xiàn)10kV配網自動化的線路,變電站出線開關,裝有微機電流速斷和定時限0.7秒—1.2秒定時限過電流保護。電流速斷保護,是按線路三相短路電流整定時,而且不能保護線路全長。定時限過流保護和分斷開關瞬時過電流保護,是避開線路的大負荷而整定的,可以分別保護線路全長和各分段線路。當線路末端短路時,主干線1#、2#分段開關可能無選擇性都跳閘。如果將分段開關保護改造成帶時限動作并和出線開關定時限保護相配合,就可以達到選擇性了。因此,我們可以按照保護的動作情況和保護范圍,判斷短路故障段,然后派員對線路故障區(qū)段進行看檢查,尋查短路點,經處理后恢復全線路供電。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變電站10kV出線是電纜出線,或架空線路中有分支電纜線路時,10kV出線保護應退出重合閘裝置,更不能開關跳閘后再進行試送。這是因為電纜線路故障多為長性質,若用重合閘使開關重合,或進行試送。必然會擴大故障范圍,對設備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因此,當出線開關跳閘后,應首先檢查線路首端的架空線路,若線路正常再對出線電纜使用兆歐表進行初步絕緣測量,確定電纜故障后,再用電纜故障測試儀,確定電纜短路點位置,重新制造接頭或更換新電纜處理后及時恢復對線路供電。2.系統(tǒng)接地電容電流的影響
在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中,由水泥電桿和電纜混合的10kV線路,當系統(tǒng)發(fā)生單相接地時,接地點流過的電容電流為10安培或以上時,在接地點產生的電弧就不會自行熄滅,還會引起系統(tǒng)過電壓,使絕緣較弱的電氣設備被擊穿,引起單相接地或短路故障。
有8條10kV出線,有三路對涿鹿城鎮(zhèn)和三路變頻互感器伏安特性測試儀電力行業(yè)*對工業(yè)用電客戶供電。城網改造后10kV電纜線路增加,經計算接地電容電流已達到10安培。但該站10kV母線未設計安裝10kV消弧線圈,不能對電容電流進行自動補償。所以當該站10KV出線電纜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時,還會引起弧光相間短路,造成開關跳閘。
.缺乏對電纜線路運行管理經驗
該站東側土公路通車幾年后,已發(fā)現(xiàn)路面在583#直埋電纜處,被車輪壓深,因缺少設計施工資料,不知電纜沒穿鋼管保護,未引起重視,這樣給以后電纜運行留下了故障隱患。過去運行經驗認為,10kV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主要是由架空線路造成,電變頻互感器伏安特性測試儀電力行業(yè)*纜線路發(fā)生故障主要是電纜終端頭造成。所以這次583#出線電纜故障時,仍誤認為是583#架空線路故障或是電纜終端頭故障造成,沒能及時準確判斷出故障范圍和性質。確定出線電纜故障后,因沒有電纜故障測試儀,又不能確定故障點具體位置。這一切都延誤了處理故障時間,造成三條10kV線路晚恢復供電。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